Masthead image

Related Commentaries

The following commentaries share at least one of the same topic categories.

Return to commentary archiv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Improving Chinese menu in the Caribbean



改善加勒比地区的对华政策
罗纳德·桑德斯爵士
   
【编者按】罗纳德·桑德斯爵士,伦敦大学英联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加勒比地区资深外交官,曾先后担任安提瓜和巴布达驻英国和世界贸易组织高级专员。本文发表于2013816Caribbean News Today网站上。
中国有一派观点认为,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关系应该基于一个“整体和一体化的合作平台”。换言之,中国应该把加勒比和拉美当成一个整体看待。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错误,也是那些加勒比小国们不欢迎的一种动向,因为他们的利益会被置于那些拉美大国之下。 
    主张建立整体和一体化关系的人士希望建立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政府间平台,包括政治、商务、资源和能源、基础设施、文化、科技、智库、青年和非政府等各个领域。他们希望尽早召开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部长级会议,在此基础上再召开首脑峰会。他们还主张“中国是亚太地区的泱泱大国”,“越来越多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已‘将更多目光投向亚太’”,因此,亚太事务合作已逐渐成为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合作的新平台。
但是,只有太平洋沿岸的拉美国家“冀望亚太”的重大利益。加勒比海国家居于大西洋一侧,中国与太平洋沿岸的拉美国家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加勒比国家而言,显得无关紧要或无利可图。
中国那些主张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建立全面整合平台的人士,忽略了“拉美”和“加勒比海”这些国家本身就没有实现一体化。在历经几百年的殖民者分治之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间的一体化还处早期阶段,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加之语言障碍,影响了商务的发展。此外,加勒比地区无论在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还是自然资源禀赋方面与拉美地区差距大,这使得加勒比海国家和拉美国家在与中国开展经济等各领域合作时的水平相去甚远。因此,任何想要将“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视为一体的企图,势必会让加勒比海小国处于不利地位
从中国的观点来看,虽然加勒比海地区的天然资源和狭小的市场(尽管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顺差)可能对中国的整体经济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加勒比地区在联合国和其他全球性组织中的投票权却不容小觑。此外,尽管对中国的经济而言加勒比海地区的资源不多和市场狭小,可他们仍然提供给中国外贸收入和工作机会。
例如,仅2012年,中国与15个加勒比共同体CARICOM国家之间就享有3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加勒比共同体国家对中国的出口3.66亿美元,而中国加勒比共同体国家的出口额34亿美元。中国与任何一个加勒比海国家的贸易都处于顺差。在2012年,加勒比国家与中国的最大贸易赤字国为:牙买加,赤字7.554亿美元;巴哈马,4.752亿美元,圭亚那,1.734亿美元,特里尼达和多巴哥,1.725亿美元。 (来源:中国进出口报告)。
中国仅是在2012年与加勒比共同体国家的外贸顺差就高达30亿美元,中国在去年6月承诺将提供30亿美元贷款给整个加勒比海地区,相当于其去年全年的贸易顺差,如果当前的贸易模式继续,中国每年都可以有一样的进帐。此外,由于3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是必须偿还的(尽管有优惠条件),中国也将连本带息取回这笔钱,这对中国而言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这样看来,尽管加勒比海市场对中国的全球经济活动而言可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如果加勒比海国家团结起来,似乎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谈判实力。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加勒比共同体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只占其出口总额的一小部分。因此,作为加勒比共同体国家的出口市场,中国只占其一小部分;加勒比共同体国家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的出口要比对中国的出口获利丰厚得多今后,中国市场对加勒比共同体仍会持这种微不足道的关系,除非所有加勒比海共同体的生产商和制造商开始认真的探索共同生产和打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但是,从中国出口到加勒比共同体国家的商品将增加,中国贸易顺差会随之扩大。
    就此而论,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必须将自身视为一个独立的子区域sub-region处理对华关系,而不是为拉美和加勒比集体的一分子。加勒比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不应该被视为附属于只着眼亚太中国拉美加勒比地区的整体关系。
中国拉美国家加勒比国家贷款情况的差异就很能说明问题。在2005年至2012年的七年间,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的优惠贷款总计超过870亿美元。但是,拉丁美洲国家获得了绝大部分的贷款,共834亿美元。其中,委内瑞拉445亿美元,巴西121亿美元,阿根廷118亿美元,这些大国是主要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加勒比海国家只得到40亿美元。其中,巴哈马得到的金额过半,为28亿美元,牙买加6.62亿美元,圭亚那1.3亿美元(资料来源:Inter-America Dialogue)。其他加勒比海国家所分配到的金额更少。
毫无疑问,加勒比国家需要打入中国市场,以此抵消这种对中国有利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当地的私营企业需要集体行动,团结一致。但同时,当地政府必须吸引中国政府把巨大贸易顺差的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对当地的官方发展援助——促贸援助aid for trade——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应分配给加勒比私营企业帮助他们在中国销售商品与提供服务,并促使中国公司在其观光业、可再生能源、海上运输、农渔业等项目上大规模投资。
在中国也有一派观点认为应该照顾到加勒比地区特殊的情况但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关键还是要看该地区各国政府能否拿出深思熟虑和有利可图的对华方略
           

Top of commentary |  Return to commentary archive